添加微信

添加微信

微信公众号
签证代办电话:

400-8888-88999

当前位置:  > 签证百科

国家移民管理局公告:有序恢复陆路口岸客运通关

发布时间:2024-01-27 浏览次数:0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

国家移民管理局网站12月27日发布公告,为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积极适应疫情防控新阶段新形势新要求,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保障促进中外人员交流交往
 

一、有序恢复受理审批中国公民出国旅游、探亲访友的普通护照申请,恢复办理内地居民赴港旅游、商务签证。

2.恢复受理外国人普通签证延期、换发、补发,居留证件的签发、换发、补发,居留证件的签发、延期、换发、补发申请。 如果申请人确实有紧急需求,可以按照加急程序办理。

三、恢复签发口岸签证,恢复实施24/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依法签发临时入境许可。

四、恢复核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通行证,恢复核发边境地区出入境通行证。

何时恢复旅游办理护照_旅游护照什么时候恢复_中国公民出国旅游护照将恢复审批

五、逐步恢复陆路口岸(通道)旅客通关,有序恢复陆路口岸、边境口岸旅客和边境居民出入境。 按照有关规定重新开放口岸,依法实施出入境边防检查。

6.恢复毗邻港澳口岸的边检快捷通道。 持有内地居民往来港澳通行证、港澳居民往来内地等符合条件的出入境人员,可通过边检快捷通道通关。

7.逐步恢复水路运输口岸旅客通关,允许符合条件的水路运输口岸恢复客运班轮旅客进出境,试点恢复国际邮轮旅客进出境,按照规定核发登船和登船证件。依法对符合入境条件的外籍船员签发临时旅行证件。 入境许可。 取消“不落地、不登机、不停靠”的管理措施。

八、机场口岸重点货运航班“绿色通道”、陆路口岸、边检站重点物资车辆“快捷通道”、“边检登机码”网上自助办理等便民措施水运口岸继续实施。

无论是商界人士、投资律师还是签证机构,他们都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据他们所知,绝大多数申请都被拒绝,只有一例成功获批。 获得印度签证几乎成了“不可能的任务”。 ”。

事实上,今年6月,新华社还罕见地发文“抱怨”印度对中国媒体记者不合理的签证制度,称他们“屡次遭受不公平和歧视性待遇”。

除了拒签率高之外,申请过程也让申请者相当着急。 第一财经记者近日走访了上海印度签证申请中心。 经现场询问,他们发现完整的签证申请材料并未对外透露。 他们只有在前台提交时才会详细告知,而且经常更换,让申请人措手不及。

提交成功后,很多人陷入了漫长的等待。 据记者接触到的最长的一个案例来看,申请人足足等了15个月。 疫情前,在中国申请印度商务签证通常需要5个工作日左右。 据印度媒体报道,印度于2020年9月开始对中国公民实施更严格的签证措施。

后疫情时代,印度已向全球166个国家和地区开放电子签证,通常三天内即可签发签证。 二十国集团(G20)中,只有中国和土耳其没有享受这一待遇。

上海印度签证中心(摄影/钱小岩)

“不需要申请,不可能通过。”

卢女士在一家外贸公司工作。 她去年向印度出售了一批设备,并于今年2月同意派工程师前往印度现场安装调试。

她从去年底开始准备赴印度的签证,并为此联系了签证机构。 不料,该机构拒绝接受业务,并对她坦言:“不用申请,不可能通过。” 不信邪的卢女士经过艰苦努力,终于找到了一家机构帮助她。

如今,申请印度商务签证需要20多种材料。 但这些材料并没有在印度使领馆和印度签证中心的网站上公布。 即使印度签证中心张贴的通知也没有告知申请所需的所有信息。 材料。

而且,部分申请材料还被不少申请人“投诉”,超出了合理范围。 例如,去印度进行商务谈判,不仅需要提供申请人的最高学历,还需要对学历进行公证,并在申请时提交公证证明原件。 此外,还需要个人技术资格证书和企业营业执照的公证。 疫情之前,赴印度商务签证一般不需要任何公证。

商务签证所需的20多份材料中,很少有能轻易拿到的,但这却让很多申请者“望而却步”。 为了尽快让工程师上门,卢女士说,她“努力准备材料,每天加班,睡不好觉,花了两周时间才以最快的速度收集到所需材料”。可能的。”

今年2月,她赶赴上海递交材料。 在现场,她看到很多人的申请材料不合格,需要预约再次申请。 就连签证中心的工作人员也善意地劝告他们,“如果不是必须去的话,我不建议申请。”

不过,结果正如之前机构所预测的那样。 半个月后,卢女士一行被告知签证全部被拒,印方也没有提供任何拒签理由。 卢女士说,像她一样很困惑的同事和朋友很多,很多人已经放弃了。

卢女士在印度的客户都是当地知名企业。 于是,印度客户给当地移民局和印度驻上海总领事馆发邮件、打电话,表达了中国工程师去印度的必要性。 否则,将对印度企业造成损害。 损失。

4月,卢女士再次递交签证申请。 如今三个月过去了,仍然没有任何消息。 她的护照尚未归还。 在此期间,她不能前往其他国家。

卢女士表示,最近印度商务签证的难度有所增加。 例如,六个月的银行对账单需要显示余额为人民币10万元。

印度签证中心内部张贴的注意事项(摄影/钱小岩)

印度企业也遭受损失

工程师无法到现场进行安装调试。 卢女士表示,他们只能通过视频远程指导印度客户,但效果很差。 最终印度客户无奈,只能聘请欧洲国家的工程师进行调试,花费超过20万元。

卢女士告诉第一财经记者,这些费用需要中国企业承担,损失非常严重。 “表面上看,这是中国企业造成的,但由于印度不发放签证,我们也无能为力。” 卢女士还透露,她准备签证的材料花费了1万多元,这还不包括人工费。

商务签证这么难办,所以不难想象在印度办工作签证有多难。 许多申请工作签证的中国人在印度都有自己的投资。 一位熟悉印度商业的投资律师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没有听说有人顺利回去”。

该律师告诉第一财经记者,中国投资者和管理者无法返回印度,导致当地企业群龙无首。 他们最多只能维持生存,根本无法拓展业务。 由于是远程控制,他们无法应对当地的紧急情况。 超出了政府的能力范围,导致运营成本大幅增加。

事实上,印度签证难,遭受损失的不仅仅是中国企业。 据印度媒体报道,印度政府对中国公民实行严格的签证审查程序,这也给印度企业带来了损失。

印度本土电子制造公司Dixon Technologies董事总经理Atul Lall也强调了为中国工程师发放签证的重要性。 他表示,中国技术对印度工厂非常重要,缺乏这些技术将阻碍“印度制造”的发展。

印度移动电话和电子产品协会主席Pankaj Mohindroo表示,商务签证和工作签证发放的延迟和限制已成为行业扩张和增长的主要障碍。

人文交流受阻

除了经贸往来,文化交流也因签证困难而受到损害。 顾同学(化名)的学生签证已经等待了15个月。

顾先生的本科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由于印度在这方面拥有专业知识,他申请了印度一所大学的研究生学位并被录取。

他于2022年上半年提交了学生签证申请,直到8个月后,他才接到印度驻华大使馆的电话,要求补充材料。 顾先生提交补充材料后,学校也联系了使馆。 但至今还没有消息,护照也不能借出。

由于无法前往印度,顾先生只能通过网课的方式上学。 他忧心忡忡地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疫情过去了,像他这样纯粹学习在线课程的人想要获得教育部的认证可能会比较困难。

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今年1月发布公告称,对2023年春季学期(南半球秋季学期)及以后通过远程学习方式取得的外国(境外)文凭证书(含新生)并继续学习),中心将不再提供认证服务。

6月12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2020年以来,印度拒绝批准中国记者常驻印度的申请,并坚持只允许中国媒体驻印三个月甚至一个月。 有效签证被取消,导致中国记者人数从14人锐减至目前仅有1人,而印方尚未同意延长最后一名中国驻印记者的签证。

中国驻印度使馆发言人王小健5月30日在社交媒体推特上透露,今年前5个月,中国驻印度使领馆已向印度公民发放签证6万余张。 来华目的包括商务、留学、旅游、工作、家庭团聚等。

相关推荐

签证在手 旅途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