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23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2024-01-23 浏览次数:0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
海沧湖公园改造升级,海沧区打造多个“袖珍公园”,增强居民获得感。
厦门日报讯(记者林岑通讯员林晓蕾)在海沧湾新城,海沧湖就像一颗珍珠镶嵌在城市之中。 环湖漫步,城市风貌与自然景观交织和谐。
近日,海沧湖公园进行了全面整治。 改造后,公园面貌和功能同步提升,居民幸福指数“升级到位”。
文明新风气无处不在
晚上,漫步海沧湖公园,随处可见花草树木。 密集、开阔、独特的景观环境使您心旷神怡。
“这里的泡茶环境真好,椅子坐起来很舒服,眼前的风景如画。” 在海沧湖畔新设的泡茶点,市民老朱高兴地告诉记者,前几天他路过这里,发现这里新开了一个泡茶点。 增设了十几张桌子供市民泡茶,最近他每天下午都会邀请朋友过来。
一壶热茶,悠闲的交谈,是一种享受。 记者发现,大家使用时都爱护桌椅、茶具,离开时带走垃圾,留下了文明。 老朱说:“我们这里免费提供舒适的桌椅、茶具、热开水,只有文明使用,才能可持续。”
同时,海沧湖公园新增沿湖大道,方便人们休闲散步; 统一更换照明设施,解决灯光昏暗的问题; 增设了遮阳防雨的观景亭和榕树小活动广场,为市民提供了放松休息的新场所。 ……
事实上,海沧湖公园不仅升级了设施,还完善了绿化。
“在海沧惠同耀幼儿园北侧,我们对利用率很低的停车场进行了改造,主要注重公园的易用性和美观。我们打通了湖景,去掉了杂乱的灌木层,并对草坪进行了更新,尽可能保留了场地上原有的树木和棕榈群落,重新种植了一些主要景观树木和小型观赏树木,为市民提供一个宜人的休息场所。” 海沧湖改造项目负责人赖林贵表示,公园打破了原有呆板的动线,用优美的曲线分隔不同的空间。 远远望去,水滴状的直线中轴广场与海沧湖融为一体,十分灵动。
在海沧湖公园的另一端,金沙书院南侧的绿色景观同样别具一格。 梳理的植被群落与草坪的结合,营造出整体清新、开放的氛围。 一眼望去,美丽的海沧湖和厦门市中心尽收眼底。
以人为本转型注重功能性
公园建设与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密切相关,是看得见的民生事业。 事实上,今天完成的节点改造只是海沧湖公园改造的一个缩影。 目前,海沧湖慢跑跑道改造升级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 目前,1.3公里的慢跑跑道已经建设完成。 新建的蓝色跑道平坦舒展,美观实用,将为喜欢跑步的市民带来全新的慢跑体验。
下一步,海沧湖将继续推进改造升级,逐步完成9公里环湖慢跑跑道建设,完善步道智慧运动等配套设施。 打通步道断点、增设步行景观桥、完善环湖配套配套站等措施,将为海沧市民提供更好的运动休闲体验。
“由于前期分期建设、建设时间跨度较长,海沧湖存在整体景观风格不一致、功能分区不明确、交通组织不畅等问题。” 海沧区建设交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海沧湖沧湖公园如何完善?我们坚持以人为本,根据群众需求进行改造。这次改造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加强公园的功能,使其能够更好地融入人们的生活,满足人们的需求。”
放眼海沧,有石塘口袋公园、新华园东口袋公园、世界南路口袋公园、世界中路北口袋公园、未来城宝南口袋公园、苍虹路北口袋公园等23个口袋公园。 建设,用“小而美”传递“微幸福”。 与此同时,马銮湾智慧体育公园、三江口湿地公园设施提升项目等项目相继投入运营,方便市民休闲运动,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试水成功! 正式开水日期确定! 南水库供水工程不断传来令人振奋的好消息,让市民仿佛能听到山间清泉在水管中流淌的声音。 对于绍城人来说,那声音堪比天籁,因为那是“南国水梦”走向现实的脚步。 南南水的引入,不仅提升了邵城市市民的饮用水质量,而且实现了从单一供水到双重供水的跨越,用水安全得到了更加充分的保障。
水源单一是绍城人的“心痛”
长期以来,韶关市区及周边农村地区将乌江视为唯一的饮用水源。 镇江区和吴江区的4家供水厂均集中在乌江十里亭河段。
不仅城市地区,周边农村地区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 乳源瑶族自治县的鬼头镇、一流镇、尤溪镇与市区一样,均以乌江为饮用水源。 水源单一,水量不足。 此外,乳源瑶族自治县及周边地区的供水均取自南水电站尾水。 由于平如公路废渣堵塞以及电厂检修闸门水的影响,时有停水情况。
如果不幸发生干旱、洪涝和水污染,绍城市的供水将陷入危机,严重威胁城市饮用水安全。
我市作为粤北山区城市,河流众多,雨水充沛。 为何水资源丰富却饱受饮水问题困扰? 人民生活质量要提高,城市要发展,饮水问题“痛点”要解决。 韶关有识之士发出了这样的呼声。
开辟新水源的艰难历程
改变韶关水源单一的现状,开辟新水源已成为韶关人的共识。 这时,位于乳源瑶族自治县的南水水库进入了韶关人的视野。
南水水库天然无污染,距市区仅38公里。 是作为邵城饮用水水源的绝佳选择。 1996年,韶关市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作出决议,将启用南水水库作为韶关市新水源。
市发改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使用南水水库作为新水源,主要是因为“取水权”。 当时省有关部门认为,南水水库是担负下游灌溉任务的综合利用水库。 直接从水库取水,不符合水多用途的原则。 “建议从南水河适当的地方取水,不仅水质不变,还会影响南水水库的主要功能”。这实际上要求引水工程必须使用发电尾水。这取水方式受发电限制,水量无法保证。
2011年,经市委市政府会议同意,市发展改革局成为南水库供水工程牵头单位,负责协调推进工程建设,协调解决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建造。 市发展改革局认真落实落实,多次赴省相关部门协调南水水库供水功能,推动省水利厅将南水水库功能从发电调整为防洪供水,为南水库提供更好的环境。 水库作为城市饮用水的主要来源,提供政策支持。
经过不懈努力,省政府终于同意我市利用乳源瑶族自治县南水库作为韶关市新水源的方案,南水库供水工程建设提上日程。 2012年,南水库供水工程正式启动。
我市高度重视南水库供水工程前期工作。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到省政府、省发改委、省水利厅等部门汇报项目相关情况; 市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韶关省人大代表参政职能,在省人大会议上提出意见,要求省政府和省有关部门帮助解决我市饮水安全问题市重点支持南水水库供水工程建设,得到省政府和省相关部门的支持。 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并大力支持。 省政府已将该项目列为广东省“十二五”期间重点民生水利工程。
保护南水水质,韶关在行动
2013年,南水水库水质确定为Ⅲ类水质。 为加强南水库及周边环境保护,改善水库水质,市发改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南水库水质保护的工作部署统筹推进乳源瑶族自治县南水库综合开发。 整治行动重点是对水库网箱、护栏进行全面清理。 乳源瑶族自治县县委、县政府精心部署、全面部署,开展整治行动。
据统计,此次整治行动中,乳源共投入船舶10艘、钩机10班、运输车辆20余辆,清理网箱15个,面积18000余平方米,拦网11张,面积5000米以上,清除各类养殖鱼类。 收集垃圾85.5万公斤、生活垃圾40余吨。 改造后,水库焕然一新。
为巩固整改成果,乳源瑶族自治县加强了对南水库的日常管理和检查,坚决打击破坏水库水环境、污染水库水质等各种违法行为。 该县还通过立法进一步加强南水库保护。 经过多年治理,南水水库水质不断改善。
目前,南水水库周边山林茂盛,水源充足。 水库碧波荡漾,鱼丰虾美。 水库水质已达到并稳定保持一级水质标准,是真正的优质水源天然宝库。
文:韶关日报全媒体记者 袁少华
图为数据图
相关推荐
签证在手 旅途无忧发布时间2024-01-23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2024-01-23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2024-01-23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2024-01-23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2024-01-23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2024-01-23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2024-01-23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2024-01-23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2024-01-23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2024-01-23 浏览次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