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5-29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2024-05-29 浏览次数:0 文章来源:网络整理
1.
1941年6月22日凌晨,希特勒率领550万大军突袭苏联,在飞机、坦克、炮火协同的闪电战术下,苏军溃败,损失惨重,一周之内兵力损失超过100万,白俄罗斯、乌克兰相继沦陷。
9月底,德军已推进至莫斯科郊区,透过望远镜便可看见克里姆林宫的尖顶。
希特勒兴奋地表示要在莫斯科红场举行胜利阅兵,甚至已经开始定制阅兵制服。
但很快,他就笑不出来。
德军不仅在各条战线上被阻击,而且还开始面临苏联军队的反攻,希特勒不明白为什么几乎丧失了西部工业区的苏联却随着战争的进行而变得更加强大。
希特勒或许不知道,苏联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不仅有无穷无尽的人可以杀,而且拥有恐怖的武器生产能力。
两个五年计划期间,斯大林曾有远见地在伏尔加河流域、乌拉尔地区、西伯利亚等地部署了一些工业基地。
即使失去西部所有工业区,苏联仍有能力继续抵抗德军。
其中,伏尔加河畔的斯大林格勒有一片神奇的拖拉机场,无数辆令德军闻风丧胆的T-34坦克从这里驶出。
2.
1929年,正值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最严重的时候,一座拖拉机农场在斯大林格勒破土动工;十个月后,工厂竣工投产。
这种神奇的速度,当时也只有苏联这样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才能达到。
很快,一辆又一辆的拖拉机在这里诞生。
作为当时苏联最大的拖拉机制造厂,该厂生产的拖拉机每年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而且在西方世界经济危机的背景下,苏联脱颖而出,成为热门目的地,吸引了无数来自世界各地的优秀工程师前来贡献自己的热情与智慧。
该工厂全套设备均在美国制造,然后拆卸运回苏联组装,有80多家美国厂商参与建设,工厂的优秀技术人员和工程师来自世界各地,有美国人、德国人等。
苏德战争爆发后,这个拖拉机场被改造成坦克制造厂,一辆又一辆的T-34坦克在这里诞生。
拖拉机场被改造成坦克制造厂,顾名思义,这种坦克必须坚固耐用,虽然不如德国制造的坦克精密,但坚固耐用、易于维护,特别适合在恶劣的战场环境中使用。
3.
苏联的生产能力到底有多恐怖?
即便是在最艰难的1942年,苏联的飞机产量依然达到了2万多架,几乎是德军的两倍;更不要说坦克了,以数量取代质量,最终以数量压垮了德国。
1942年秋,斯大林格勒危在旦夕,德军进城,一度占领了该市80%以上的地区。
但斯大林始终不会放弃这座城市,一方面,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城市已经成为一种精神象征;另一方面,这里不仅是南方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工业中心,而且有着重要的坦克制造工厂。
因此,最高统帅部要求苏军抵抗到底,决不后退一步,流尽最后一滴血。
德军自始至终都未能彻底攻占这座城市。
战役期间,苏军派出一个师和一个混合旅进驻拖拉机厂,维持坦克的正常生产和维修,拖拉机厂工人们在弹片横飞的车间里,一边与敌人进行反击,一边坚持生产。
1942年9月,战斗最激烈的时候,他们仍然生产了200辆坦克和150辆拖拉机。
危急时刻,工人们甚至把刚刚制造好的坦克开出工厂,与德军作战,这些坦克根本来不及喷漆、调试、测试,就被坦克兵直接从生产线开到了前线。
1942年10月中旬,保卢斯率领德军发动第三次攻势,企图攻占斯大林格勒,对拖拉机厂、街垒厂和红色十月工厂进行了进攻,这些工厂成为战斗最惨烈的场所。
在巅峰时期,斯大林格勒拖拉机厂有数千名工人,其中大多数人在战斗中因工作牺牲。
由于工厂受损严重,已经无法正常生产,只能进行油箱维修等一些简单的工作。
4.
斯大林格勒战役后,拖拉机厂几乎被夷为平地,但不屈不挠的苏联人并没有放弃,而是开始日夜兼程地重建工厂,并很快恢复生产。
直到今天,斯大林格勒更名为伏尔加格勒后,伏尔加格勒拖拉机厂仍然是俄罗斯最重要的军工企业之一。
缅甸掸邦 缅甸内战的最新动向:代号“昂泽亚行动”
去年10月以来,民间和地方武装的联合作战,给军政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一系列攻势不仅展示了民间和地方武装的组织力量和协同作战能力,也将军政府的实力打到了谷底。
这不仅是战斗层面的失败,更是对军政府统治合法性和军事指挥智慧的拷问。 为了稳定大局,反击地方武装,军政府制定了“昂泽亚行动”。
此次行动不仅是一次军事反击计划,“昂泽亚”代号还包含历史象征意义,意在鼓舞士气,体现军政府试图扭转战局的决心。
昂泽亚是清朝乾隆年间缅甸国王的名字。 是他打败了清兵。 缅军选择这个名字作为其反击计划的代号,具有相当大的意义。
最引人注目的变化之一是军政府迅速采用和部署无人机这一现代战争工具。 经历了1027战役的惨痛教训后,军政府痛定思痛,迅速组建了师级无人机部队。
原本分散在各个部队的无人机资源被聚集在一起,形成了一支能够进行战略侦察和精确打击的新力量。
在克伦邦、苗瓦迪、克耶邦的局部战斗中,这些“天上的幽灵”已经开始大显身手,不仅提供关键情报,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战场的平衡。
为了更有效地应对战局,军政府还对指挥体制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 原来的总参谋部-军部-特战局-军区-军师(战术指挥部)的指挥体系层次太多。 如此臃肿的设计是为了日常制衡。
战争一开始,我们就发现我们的反应缓慢且低效。 来自全国各地的缅甸军队只能在远处听从原来的指挥系统的命令,根本无法形成战斗力。
为此,新的四战区模式应运而生。 该国分为四个战区:
东北部,内比都、掸邦、克耶邦、勃固、伊洛瓦底、梭温负责的仰光为第一战区;
东南部的克伦邦、孟邦以及米亚吞乌所负责的伊洛瓦底省都是二战区;
西北地区,曼德勒省、实皆省和貌貌埃负责的克钦邦为三个战区;
西南部的钦邦、若开邦和目前责任不明的马圭省是四个战区。
每个战区均由一名高级将领直接领导,保证了指令的直接传达和执行的效率。 这种集中指挥旨在克服以往指挥体系中过度制衡的问题,使缅军能够更快地做出反应。
另一方面,民间武装虽然在联合作战初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却被军政府新一轮战略调整打了个措手不及。 尤其是对于无人机的使用,民用军方显然没有完全预见到其影响。
例如,克伦民族联盟(KNU)缺乏有效的反无人机战略,传统战术的有效性受到严重挑战。
缅军无人机部队首先进入东部克伦邦、南掸邦、克耶邦战场,收复缅泰边境贸易口岸苗瓦底,改变勃固、南掸邦、克耶邦不利局面威胁内比都。 。
不过,在西部若开邦和克钦邦,缅军无人机部队尚未大规模部署,民间武装力量仍能保持一定的战场优势。
不过,随着军政府逐渐稳定防线并推进反攻计划,再加上缅军无人机力量的不断壮大,未来战争局势或将发生重大变化。
这就需要当地武装和反缅武装做出判断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 不过,无人机行动显然将是未来缅甸交战各方的优先发展方向。
缅甸的混乱不仅限于该国,而且影响远远超出了国界。 作为缅甸的重要邻国,中方尤为关注缅甸“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 #deepgood文章计划#
相关推荐
签证在手 旅途无忧发布时间2024-05-29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2024-05-29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2024-05-29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2024-05-29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2024-05-28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2024-05-28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2024-05-28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2024-05-28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2024-05-12 浏览次数:0
发布时间2024-05-12 浏览次数:0